注重“三法” 用好“三心” 有效化解涉检访
充分履行检察职能,有效化解信访案件是维护社会稳定,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,近年来,我院在处理信访案件中注重“三法”措施,着力用好“三心”,把信访案件化解在萌芽状态,实现了多年无市级以上涉检访案件发生。 一、注重“三法”措施,解决问题到位 在上访人反映的问题中,有举报他人犯罪的,有讨要自己欠款的,有维护自身权益的等等。针对上访人所反映的不同问题,在有效化解涉检访中,通过运用严厉打击法、情感教育法、创新法、补偿法等措施,有效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。 1、严厉打击法。就是对上访人举报的问题尽快予以调查,给上访群众一个满意答复。对上访人举报犯罪的问题,坚持“三个及时”。一是及时初查。受理案件后,在第一时间进行初查,从外围入手,摸排线索,寻找证据;二是及时答复上访人。初查后或是立案或是不构成犯罪,均应把相应处理结果及时答复上访人,并说明原因,充分打消了群众的顾虑;三是及时回访。答复上访人后过一段时间,及时对上访人进行回访,了解上访人对检察机关对上访问题的处理是否满意,是否有新的证据等。如我院对某村举报的移民搬迁问题、某村干部截留退耕还林专款的问题,及时进行了调查取证,查处4件5人,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,给了群众满意答复。 2、情感教育法。对来访群众的真挚情感是感化上访群众的良药。对来访群众的诉求,要坚持热情接待,真情沟通,使上访人员逐渐由“对峙”变“沟通”,从过高过多诉求变为理解和体谅,使矛盾得以化解。一方面,情感因素能为解决信访问题创造良好佳机。对于一些疑难信访问题而言,方法不是马上就有的,条件也不是马上就具备的,这时,在稳控求助群众方面,从一定意义上讲情感就是一种特殊方法,特殊措施。只要让群众从情感上增强了对你的信任度,群众就会把“拐棍”完全、彻底竖到你身上,从而为解决问题创造最佳良机。另一方面,情感教育与其他方法只有有机统一起来,才是解决信访问题的最佳途径。如果能够解决问题,也有可行的方法,但是对群众没有真正的情感,再好的方法也会激发群众的不满,所以,情感教育只有与其他方法统一起来,才能相辅相成,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。特别是在一些疑难信访案件上,或是不具备客观上的解决条件,或是时过境迁丧失了条件,但只要倾注了真挚情感,对群众解释清楚,群众也会被真情感化。 3、创新的办法。有些案件,检察机关调查完毕答复了上访人员,可他们仍不满意,不仅对举报对象有怀疑,甚至对检察机关查办案件的人员和措施也有怀疑。针对这种情况,我们尽可能采取创新的办法,想尽一切办法打消上访群众的顾虑。如在解决韩某举报村干部有经济问题案件中,韩某对我院的答复不满意,我们在调查时让韩某亲自参与进来,让他与办案人员一块测量数据,核实帐目。同时及时引入听证会的办法。针对韩某的举报,召开由举报人、办案人、律师、城建、司法等单位人员参加的听证会,把整个办案过程汇报给大家,让大家发表评论意见,并邀请人民监督员进行监督。这一创新性办法也着实感动了韩某,他说:“检察院对我的举报认真负责,积极办理,我很满意”。 此外,我院还积极采取协调、补偿等办法不仅满足于解决案件问题,而且尽可能把群众的问题解决到位。在群众反映的蔺某贪污案中,公安机关把案件交到我院侦查监督部门提请批准逮捕后,我院侦查监督部门认为批准逮捕蔺某的证据明显不足,遂依法作出不予批捕的决定,可蔺某欠群众钱的问题仍不能解决,群众仍旧上访不断。为解决群众的根本问题,我院积极与市、县联社协商,多次做蔺某的思想工作,让他多方筹款,最终把群众的钱还上,才最终解决了群众的上访问题。同时积极建立补偿基金,通过查办案件、协调、募集的办法,筹措基金,在关键时刻解决突发疑难信访案件。 二、着力用好“三心”,实现息诉罢访 化解涉检访案件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工作,需要付出加倍努力,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才能真正解决问题。对上访案件,我院要求干警严格做到真心、耐心、细心,真正达到息诉罢访的目的。 一是真心。即真心解决群众的问题,而不是冷、横、硬,不是推、拖、靠。而是真心实意地为上访群众着想,让上访群众满意。真心为群众办事,就是要严格落实制度。坚决把检察长接待日制度、首办责任制制度、“百分之百接待、百分之百解决、百分之百答复”三个“百分之百”等制度落实到位,对上访群众解释到位,对上访问题解决到位,切实解决门难进、脸难看、事难办的问题。使上访群众忧心而来,满意而归。就是要坚持公正执法。出于公心,维护公益;摒除邪恶,弘扬正气;克服己欲,排除私利;态度公允,不偏不倚。以公允的态度,公正无私的处理相关事宜,给人以看得见的正义。就是要不断提高办事效率。效率是做好工作的关键,效率高,问题处理的快,就不容易引起突发事件;即使发生了突发事件,也是处理的越快越好。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群众的问题,群众才会相信我们,支持我们。 二是耐心。就是对待群众的上访要有耐心,不厌其烦,不怕麻烦,真正把问题化解掉。首先要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。明确本职工作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,急群众之所急,想群众之所想,解群众之所困,牢固树立执法为民、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,这是解决上访问题的根本;其次要对上访问题了如指掌。深入了解上访问题的来龙去脉,静下心来去思考、去分析,把问题吃透;第三就是发扬奉献精神。上访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,需要多处走访,多处调查,是一件受苦受累的工作,要不怕吃苦,发扬奉献精神,把工作做到位,解决到位。 三是细心。就是在解决上访问题中严谨细致,寻找蛛丝马迹,从细处着眼,寻找问题突破口。坚持“三查三看”:一查问题细枝末节,看有没有适用法律不当,矛盾存在;二查当事人言语形态,看有没有其顾虑问题,急需解决的其它问题;三查当事人人际关系,看有没有他比较信服又能做通其思想工作的人。在办理的韩某上访案件中,本来属于市政法委挂账督办案件,在市院也挂了号,但经过办案人员的细心审查,发现其所反映的9个问题中有8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。于是通过与政法委沟通,一并转交公安机关办理。在办理本县口头村张某上访案件中,了解到我院陈路京同志与上访人员是同村,而且陈路京同志在该村威信高、口碑好,很有影响力,于是通过陈路京同志的协调,给其家属讲解法律,耐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,三次将上访群众从半路拦回,经过多次反复艰苦细致的说服解释工作,终于使上访群众的思想有了转变,最终使该上访事件得到平息,有效地维护了当地的稳定,受到了多位县领导的肯定。 |
关键词:问题 群众 上访 解决 案件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