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目录 /sjzcawq/ysx/inc/
您当前的位置:元氏长安网 >> 您当前的位置 : 元氏县 >> 思想建设

青年干警的逐光之路(二)

2025-04-17 09:22:05
【字号: | | 【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(默认色)

  梁少帅

  作为南佐法庭的法官助理,在元氏县西北部山区跋涉的第3个年头,我逐渐读懂了马锡五审判方式在新时代的注脚。背着国徽翻越二十里山路的巡回审判,在田埂上调解的地邻纠纷,将裁判文书送到留守老人手中的午后,这些细碎的工作拼凑出基层司法最真实的模样。

  记得调解那起赡养纠纷时,原告老人布满裂痕的手掌与被告儿子磨破的工装裤膝盖,让我在释法说理时多了几分温润。当双方在调解书上按下手印,老人浑浊的眼里泛起的泪光,恰似山涧晨露折射出的法治微光。

  大山深处的法庭像座连心桥,这头连着国家法度,那头系着人间烟火。每个卷宗背后都是鲜活的人生,每场调解都是社会肌体的自愈。我越发懂得,司法温度不仅在宏大的叙事里,更在倾听时的俯身、送达时的跋涉、裁判后的回访中。这片青山见证的,不仅是定分止争的能力,更是司法为民的初心。

  贾江娜

  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法庭的法官助理,我在日常工作中深刻体会到“如我在诉”理念对司法实践带来的深远影响。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提出的这一工作要求,不仅是对司法作风的深刻诠释,更是对新时代司法为民理念的具体实践。在参与处理数百起矛盾纠纷的过程中,我逐渐领悟到,只有真正将当事人的诉求当作自己的家事来办,把每个司法环节都当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契机,才能在基层司法实践中实现政治效果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。

  初到宋曹法庭时,我习惯性地将工作定位为“辅助法官处理程序性事务”。但在参与处理一起相邻权纠纷时,面对当事人因排水沟问题引发的肢体冲突,当我机械地准备诉讼材料时,当事人的一句“你们不懂我们农民盖房子的难处”深深触动了我。这让我开始反思:如果这是我家的宅基地纠纷,我会希望得到怎样的司法对待?

  自此,我开始在案件审查阶段建立“三问机制”:一问“如果我是当事人,最迫切需要解决什么问题”;二问“案件处理结果可能引发哪些衍生矛盾”;三问“如何用老百姓听得懂的方式传递司法温度”。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,更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。

  在践行“如我在诉”理念的过程中,我深刻认识到,基层司法工作不仅是适用法律的技术活,更是温暖人心的艺术活。当我们用脚步丈量民情,用真心化解民忧,法律的刚性权威就会自然转化为柔性的治理效能。那些在田间地头化解的纠纷、在百姓家中促成的和解、在深夜加班撰写的文书,都在点滴中构筑着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信仰。展望未来,我将继续以“如我在诉”为镜,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司法为民的时代答卷,让法治阳光温暖每一个当事人的心田。

  张飞

  “如我在诉”,这四字箴言,承载的是设身处地的共情,是对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”这一伟大使命的忠诚践行。它不是冰冷条文的简单堆砌,而是司法温度的炽热传递,是公平正义在每一次槌起槌落间的庄严宣告。?

  身为民事庭法官助理,站在司法为民的前沿阵地,每一次伏案,都是对公平的守望;每一次核对,都是对正义的捍卫。因此我始终秉持“小案事不小、小案不小办”的理念,哪怕是邻里间的琐碎纠纷,或是小额的经济争端,都如同关乎生死存亡的大案要案般对待。我深知,这些看似不起眼的“小案”,却是当事人生活的全部波澜,关乎他们对司法的信任,对社会公平的信仰。?

  在辅助法官工作时,我积极探寻创新路径,用智慧与耐心化解矛盾。面对剑拔弩张的当事人,以温暖的话语、真诚的态度,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;以专业的素养、细致的分析,解开他们心头的法结与心结。当看到当事人从最初的愤懑对立,到最终握手言和,那一刻,我见证了司法的力量,也收获了满满的职业荣耀。作为一名青年干警,我们不懈努力,只为实现政治效果、法律效果、社会效果的和谐共振,让公平正义的阳光,毫无遗漏地洒在每一个角落,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在司法的庇护下,安心生活,拥抱美好。

关键词:

分享到:
打印 收藏本页
责任编辑:元氏县

相关新闻

主管单位:中共元氏县委政法委员会    元氏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
备案序号:冀ICP备09024425号-27    技术支持:长城网
最佳使用效果:1024*768分辨率/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或以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