执行动态 | 五年积怨一朝解!栾城法院用 “司法温度” 破执行难题
“没想到缠了五年的疙瘩,法院真的帮我们解开了!” 近日,在石家庄市栾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,申请人拿着兑现的款项,激动地向执行干警道谢。这起横跨五年、牵扯多起关联诉讼的复杂案件,不仅实现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,更让积怨已久的双方当事人“握手言和”,成为栾城法院践行 “司法为民” 理念的又一暖心案例。 一波三折:五年纠纷陷入 “执行死结” 时间拉回2020年,申请人与被执行人因民事纠纷首次对簿公堂。栾城法院一审判决后,被执行人却迟迟不履行义务,案件无奈进入强制执行程序。本以为“按章执行”就能解决问题,执行干警却发现,这起案件远比想象中复杂。被执行人身上不仅背着这一起案子,还关联着多起诉讼,更特殊的是,他与申请人之间早已形成“互诉” 局面——你告我、我告你,一来二去,原本简单的纠纷变成了“剪不断、理还乱” 的积怨。“要是只盯着‘要钱’,被执行人肯定抵触,申请人的权益也未必能兑现,甚至可能引发新的矛盾。” 执行干警敏锐地意识到,机械执行只会让 “死结” 更紧,必须找到矛盾的 “根”。 巧破僵局:“执审联动” 打通矛盾堵点 “执行不能只走流程,得帮当事人解开心里的结!” 带着这个想法,执行干警开始了一场 “破冰之旅”——一次次组织双方面对面沟通,一边给被执行人讲法律、摆后果,打消他 “拖一天是一天” 的侥幸心理;一边听申请人诉委屈、谈诉求,引导他理性看待纠纷。沟通中,一个关键 “堵点” 浮出水面:自2020年纠纷开启后,双方的争议始终未彻底化解,这才是五年间诉讼不断、矛盾升级的 “病根”!眼看单纯执行无法解决问题,执行干警大胆创新,提出 “以执促审” 的思路——主动对接审判部门,让法官与执行干警 “联手”,把一审争议和执行诉求 “打包” 梳理。审判法官讲判决依据,执行干警谈实际履行,你一言、我一语,把法律条文变成 “家常话”,把对立情绪化成 “协商空间”。经过多轮耐心调解,双方终于松了口:“所有债权债务一笔勾销,以后互不追究!” 申请人撤回执行申请,被执行人配合解除财产保全,连没开庭的诉讼也一并撤了,五年积怨就此烟消云散。 民心所向:司法温度暖了当事人心 “法院没简单‘一刀切’,反而帮我们考虑得这么周全!” 拿到款项的申请人,语气里满是感激;被执行人也连连点头:“既维护了对方的利益,也给了我们台阶下,这样的处理,我们服!”这起案件的执结,不是终点,而是栾城法院优化司法服务的新起点。下一步,栾城法院将继续完善 “审执联动” 机制,把群众的 “急难愁盼” 放在心上,用更高效的执行、更温暖的服务,化解矛盾、定分止争,让公平正义既有 “力度”,更有 “温度”,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、守护社会和谐稳定添砖加瓦。 制作:栾城法院新媒体中心 |
关键词: |